
鋁合金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。由于熔點較低(純鋁熔點為660.230C,鋁合金的澆注溫度一般約在730~750℃左右),故能廣泛采用金屬型及壓力鑄造等鑄造方法,以提高鑄件的內在質量,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程度以及生產效率。鋁合金由于凝固潛熱大,在重量相同條件下,鋁液的凝固過程時間延續比鑄鋼和鑄鐵長得多,放流動性良好,有利于鑄造薄壁和結構復雜的鑄件。
鋁件加工擁有眾多的優勢,使它成為鑄造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采購客戶受青睞的鑄造產品之一,未來隨著鋁合金鑄造技術的進步,它將在 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。
精煉后鋁合金應在2小時內澆注完畢,如停留過久,需作分析,合格后再作 次除氣處理,才可澆注。鑄鋁合金停留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,每超過2小時,也需作 次除氣處理。澆注溫度影響壓鑄件的質量。原則上只要金屬液能充滿型腔并外型清晰,鑄件不留痕可采取澆注溫度盡可能地低,以利于延長模具壽命和方便操作。在澆注薄和復雜的壓鑄件時,澆注和模具溫度上升,但過高的溫度帶來以下缺點:
1)熔化鋁合金一般都用鑄鐵增鍋,溫度高鋁液易吸收鐵質而使含鐵量增加;
2)澆注溫度過高,合金粘度減小,壓鑄時,使壓鑄鋁件飛邊增多,有時金屬液從模具的分型面處飛濺,或由沖頭和容杯間隙噴出,不利于 生產;
3)縮短了模具使用壽命;
4)鑄件氣孔增多和擴大;
5)增加了氫氣吸收量;
6)加快沖頭磨損。
在冷壓室壓鑄機上澆注鋁合金應盡量保持澆注溫度在590~700℃范圍內(一般以不超過合金液相線以上30~70℃為宜)。
模具溫度主要與合金溫度和它的熱容量有關,此外與機器操作快慢,模具的大小和每次澆注金屬的多少及鑄件的形狀等都有密切關系。當每一操作循環中模具所吸收的熱量和它消失的熱量(由于空氣對流、水冷卻、加潤滑劑等)趨向于平衡后,模具溫度才不致于繼續上升或下降。
過高的模具溫度將會引起金屬粘膜,鑄件頂出變形,鑄型局部產生卡住現象而遭到損壞或降低生產率。
每平方厘米面積上合金液所受到的靜壓力即為比壓。提高比壓可獲得致密性和機械性能好的鑄件,但高比壓會增加金屬粘膜的可能性,減少鑄型壽命。因此根據不同合金鑄件正確選擇比壓很重要??赏ㄟ^調整壓鑄機注射力大小和壓力室氣缸直徑來到改變比壓。
在壓射過程中速度與壓力影響鑄件的內部和外觀質量。澆鑄鋁件在壓鑄過程中速度包括注射速度和充填速度。注射速度即為壓鑄機沖頭的速度,大小由壓鑄機確定。
充填速度即金屬液通過內澆口進入鑄型腔的速度。當充填速度高時,即使用較低的比壓也可獲得表面光潔的壓鑄件,但充填速度過高會產生氣泡、粘膜、夾渣等并加快鑄型的磨損。充填速度調整方法有兩種:即調整沖頭的注射速度或調節內澆口截面積。
充填時間是指金屬液自開始進入型腔到充滿全過程的時間,一般為0.03~0.2s。充填時間與充填速度和內澆口截面積成反比。
保壓時間是指鋁液充滿型腔到凝固前的保持時間。熔點低,結晶范圍大的合金厚壁鑄件約為2~3s,熔點高,結晶范圍下的合金薄壁鑄件約為1~2s。